自住建部2015年发文全面推进BIM应用到如今,从住建部每季度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到,BIM应用的项目数量从几百到1千多几乎翻了一倍。项目中对关联证书和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的要求,也是层出不穷。到2019年,行业突然刮来一股国家邮电通信人才BIM考试之风,邮电通信人才BIM考试是个什么体制?是“黑马”,还是“海马”?【国议联和】独家为您解析:
第一部分:权威性——发证单证介绍
第二部分:带国徽——证书样本及级别专业设置
第三部分:认可度——行业各单位发文鼓励考试
第四部分:BIM工程师专业技术考试-专家委员
第五部分:考培体制介绍
第六部分:解析BIM行业趋势
一、权威性——发证单证介绍
《全国BIM专业技术等级考试》发证单位为国家邮电通信人才交流中心。中心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并经中央编委注册登记的事业单位,是全国信息与邮电通信行业国家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在人社部发布的《2017年国务院所属部门人才服务机构名录》中,序列35号。中心下设:综合管理处、人事代理处、培训与信息咨询处、专业职称管理部。(网址:http://www.ydtxhr.org)全国信息与通信人才培训考试管理办公室是中心培训与咨询处下设的专业技术考试管理部门。
二、带国徽——证书样本及级别专业设置
初级:BIM建模师 (21岁以下)
中级:BIM工程师(分下列专业,要求满21岁)
建筑BIM工程师、结构BIM工程师、市政BIM工程师
机电BIM工程师、装饰BIM工程师、造价BIM工程师
公路BIM工程师、铁路BIM工程师、民航BIM工程师
水利水电BIM工程师
高级:BIM高级工程师 (要求满22岁)
三、认可度——行业各单位发文鼓励考试
四、BIM工程师专业技术考试-专家委员:
主任委员
林皋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与地震工程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80年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水工结构工程学术领导人,我国大坝抗震学科领域的开拓者。
副主任委员
吴张健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公司信息化管理部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计算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王明生 教育部铁路运输与工程教指委委员,教授,工学博士,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兼任BIM专业技术考试专家工作办公室主任。
委 员
序号 | 姓名 | 简介 |
1 | 马智亮 |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2 | 李振华 | 清华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
3 | 毛军 |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4 | 姜韶华 | 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5 | 刘占省 | 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6 | 尹紫红 | 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7 | 王玉卿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BIM中心副主任 |
8 | 智鹏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机所业务总监 |
9 | 郑毅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
10 | 张业星 | 中国电建华东院信息中心副主任 |
11 | 苏锋 | 中国电建西北院数字与智慧工程院副院长 |
12 | 路耀邦 | 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BIM中心副主任 |
13 | 赵强 | 中国移动通信设计集团研究院BIM技术负责人 |
14 | 陈长贞 | 中交机场勘察设计院BIM中心主任 |
15 | 郑天立 |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16 | 张强 | 西南交通大学天府研究院技术总监 |
17 | 郭彩霞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 |
18 | 刘思源 | 中国电建股份公司信息化管理部高级主管 |
19 | 张建江 | 中电建建筑集团水利水电公司总经理 |
20 | 袁云刚 | 中国水利水电八局BIM中心总监 |
21 | 曾涛 | 中国建筑集团科协建筑工业化专委会副秘书长 |
22 | 付培江 | 中建二局BIM工作站站长 |
23 | 欧阳明勇 | 中建三局BIM研究所所长 |
24 | 赵伟程 | 中建四局BIM技术主管 |
25 | 田华 | 中建五局BIM中心主任 |
26 | 余流 | 中建六局技术中心主任 |
27 | 方宏伟 | 中铁建设集团副总工程师 |
28 | 曹少卫 | 中铁建工集团建筑工程研究院院长 |
29 | 严晗 | 中铁建工集团建筑工程研究院副院长 |
30 | 王其明 |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 |
31 | 李少彬 | 中铁一局BIM中心主任 |
32 | 何拥军 | 中铁二局BIM中心主任 |
33 | 刘卫华 | 中铁二局BIM中心副主任 |
34 | 杨铭 | 中铁四局BIM中心主任 |
35 | 刘雪松 | 中铁六局BIM中心主任 |
36 | 丁一 | 中铁七局BIM中心主任 |
37 | 刘宏刚 | 中铁大桥局BIM中心主任 |
38 | 葛璐 | 中铁十二局BIM技术主管 |
39 | 庞前凤 | 中铁二十二局BIM技术主管 |
40 | 杨震卿 | 北京建工集团BIM中心副主任 |
41 | 张可嘉 | 北京城建集团BIM中心副主任 |
五、解析BIM行业趋势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信息在项目传递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BIM在设计、施工、造价、项目管理及运营维护等不同阶段相对于传统的建筑管理都有不俗表现,可支持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环境,可以使建筑工程在其整个过程中显著提高效率、大量减少风险,已成为建筑业管理方式变革,行业生产力提升的重要手段。住建部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和基于网络的协同应用技术,改进传统生产与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为了促进建设行业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转型升级,组织成立了BIM技术研究推广专业委员会,正式开展全国BIM专业技术等级培训考试。同时,根据项目需求制定了“BIM建模师” “BIM工程师” “BIM高级工程师”等BIM专业技术培训及测评技术标准,以及组织国内BIM届顶级专家制定了《BIM考评标准》。被国家邮电通信人才交流中心纳入到了全国信息与通信技术人才专业培养工程考评体系之中,正式面向社会从业人员和在校大学生开展BIM专业技术考试评估和技能培训。考试合格人员,可以获得国家邮电通信人才交流中心颁发的BIM专业技术证书。
国家: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已列入国家战略
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建质【2011】67号
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形成一批信息技术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企业。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
积极推动以节能环保为特征的绿色建造技术的应用。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全过程的应用,提高综合效益。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指导意见的通知——建质函【2015】159号
到2020年末,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到2020年末,在新立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建质函【2016】183号
2016年9月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建筑业信息化是建筑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节能减排的必然要求。
国家BIM标准
2016年12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批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1212-2016,自2017年7月1日起实施。
2017年5月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1235-2017,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
2018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1301-2018,自2019年6月1日起实施。
地方BIM政策
上海市 2014年10月,《关于在本市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2015年起,选择一定规模的医院、学校、保障性住房、轨道交通、桥梁(隧道)等政府投资工程和部分社会投资项目进行BIM技术应用试点。2017年起,本市投资额1亿元以上或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政府投资工程、大型公共建筑、市重大工程,申报绿色建筑、市级和国家级优秀勘察设计、施工等奖项的工程,实现设计、施工阶段BIM技术应用;沪建建管2015年4月250号文件《关于保障性住房实施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通知》中对BIM工程进行费用补贴,分别为15元/平米、10元/平米、5元/平米,并且专款专用。
北京市 2014年9月,北京地方标准《民用建筑信息模型设计标准》正式实施,提出BIM的资源要求、模型深度要求、交付要求是在BIM的实施过程规范民用建筑BIM设计的基本内容。该标准于2014年9月1日正式实施。
深圳市 2015年5月,深圳发布全国首例政府公共工程BIM实施纲要和实施管理标准——《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政府公共工程BIM应用实施纲要》和《深圳市建筑工务署BIM实施管理标准》,明确了BIM应用的阶段性目标,BIM应用参与各方的职责和设计、施工、运维等阶段的BIM应用的标准和要求。
重庆市 2016年4月,重庆建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的意见》,要求2017年起,本市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单体公共建筑在设计阶段必须采用BIM技术;
成都市 成都建委下发《关于在成都市开展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的通知》。指出,从2016年12月1日起,凡取得《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的项目,在设计阶段均应采用BIM技术。否则不予通过施工图审查,审核合格后,方可发放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
广东省 2014年9月,广东省住建厅发布《关于开展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到2014年底,启动10项以上BIM技术推广项目建设;到2020年底,全省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建筑工程项目普遍应用BIM技术。
广西省 2016年1月,广西区住建厅发布《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到2017年底,基本形成满足BIM技术应用的配套政策、地方标准和市场环境。到2020年底,新立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申报绿色建筑星级评定、工程创优评优奖项中应用BIM技术的给予加分。
湖南省 2016年8月,湖南住建厅发文《关于在建设领域全面应用BIM技术的通知》,要求在2018年底前,新建政府投资的医院、学校、文化、体育设施、保障性住房、交通设施、水利设施、标准厂房、市政设施等工程采用BIM技术,在社会资本投资额在6000万元以上(或2万平方米以上)的建设项目采用BIM技术,设计、施工、房地产开发、咨询服务、运维管理等企业基本掌握BIM技术。到2020年底,90%以上的新建项目采用BIM技术,设计、施工、房地产开发、咨询服务、运维管理等企业全面普及BIM技术。
山东省 2016年12月,山东省住建厅发布《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17年底,大型设计、施工、监理、项目管理、咨询服务等单位普遍具备BIM技术应用能力;到2020年,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和市政工程全部应用BIM技术。
贵州省 到2020年底,贵州省房屋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新立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90%。
江西省 2017年6月江西省住建厅发布《江西省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件中明确指出;
(一)广泛应用项目:从2018年开始,政府投资的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装配式建筑试点项目、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项目的设计、施工应当采用BIM技术;省优质建设工程、省新技术示范工程、省优秀勘察设计项目在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环节普遍应用BIM技术;到2020年末,以下新立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
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展培训。加强工程参建各方技术人员的BIM培训,将BIM技术培训列为建设工程注册执业资格人员继续教育的必修内容,强化对BIM技术的执业培训。
湖北省 到2018年底,制定推行BIM技术的政策、标准,建立基础数据库,对装配式 建筑采用BIM技术进行试点,试点BIM技术建设项目监管方式,总结BIM技术应用情况。到2019年6月底,全部装配式建筑优先采用BIM技术。到2020年末,以下新立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从2018年7月1日起,凡在我市新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以下项目率先试点,在设计阶段采用BIM技术。
江苏省 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为项目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建筑业提质增效。制定我省推进BIM技术应用指导意见,建立BIM技术推广应用长效机制。加快编制BIM技术审批、交付、验收、评价等技术标准,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制定BIM技术服务费用标准,并在3年内作为不可竞争费用计入工程总投资和工程造价。选择一批代表性项目进行BIM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形成可推广的经验和方法。推广数字建造中传感器、物联网、动态监控等关键技术使用,推进数字建造标准和技术体系建设。至2020年,全省建筑、市政甲级设计单位以及一级以上施工企业掌握并实施BIM技术一体化集成应用,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新立项公共建筑、市政工程集成应用BIM的比例达90%.
【国议联和】考点认为:
1、权威性——国家邮电通信人才交流中心,是全国信息与邮电通信行业唯一的国家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有国家人社部批准、中央编委注册登记,是正规国家级人才服务事业单位
2、严谨性——作为《全国BIM专业技术等级考试》的牵头单位,全国统一时间考试、统一考纲、统一命题,并针对考试体制组建有庞大的权威专家组,行业各巨头单位及领导坐镇,阵容强大
3、认可度——市场认可度高,中建中铁等单位发文激励参与考试
4、带国徽——当前带国徽的BIM证书
5、体制硬——颁发《专业技术证书》,证书在有关单位直接作为职称使用。中心下设部门有:专业职称管理部。
6、机会好——项目开考前期阶段,轻松拿下
另外,当前邮电人才已经从BIM工程师考试开始,发起了更多考试,国议联和均以高通过率完成每次考试:
BIM工程师
装配式工程师
智慧消防工程师
智慧建造工程师
全过程工程咨询师
欢迎更多行业朋友机构加入!
|